國防部長邱國正撰寫序言指出,「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過去2年,中共以灰色地帶威脅手段改變台海現狀,讓軍事壓迫襲擾成為「新常態」,但國軍也相應推動「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精進後備改革」、「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等重大國防施政,秉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構想,向外延伸防衛縱深,向內建構社會防禦體系及社會韌性,以創新不對稱的思維,針對共軍犯台可能的行動脆弱處,建立整體可恃戰力。
但這同樣並未就位,進一步的公眾諮詢意味著它最快要到明年才有望上路。這都會讓間諜行為更難被發現。
中國外交部反指英方指控「純屬無中生有,中方堅決反對」。委員會稱:「中國似乎有強烈意圖要干預英國政府,針對不同層面的官員與機關,以左右英國與中國相關的政治思想與決策。它也不單純依靠間諜來執行任務,還有廣泛的他人參與——包括企業和個人——形成所謂「舉國」體制的一部分。在英國法律下,即使是擔任中國或俄羅斯的潛伏情報官員,也不犯法。今(2023)年夏天,英國政府終於通過了新的《國家安全法令》,可以起訴充當或協助臥底間諜的人。
!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到底算是外交還是政治游說,難以分辨(而某人隱瞞真實身份通常是最有力的跡象)。最後一批猛獁象生存在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
本次特別展示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精選26項自主研發的國防武器,具大範圍打擊能力的智慧型無人機「巡飛彈2型」更是首次亮相,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也對媒體說明其具備的四大優勢。美國「彈簧刀」(Switchblade)小型攻擊型無人機在俄烏戰爭立下大功,有「台版彈簧刀」之稱的「巡飛彈無人機」(又稱自殺無人機、遊蕩彈藥)也是本次展場的重點之一。為落實國防自主政策,國防部今年以「創新自主、堅實國防」為主軸,結合陸海空三軍、國防大學、軍備局與中科院等單位,規劃「勤訓精練捍衛領空廊道」、「無人機裝備」、「聯合作戰系統」、「軍民通用科技展區」、「國防菁英招募專區」五大展區,共展出54項武器裝備及研發成果,展現我國國防科技創新及自主能量。國防部今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搶先曝光展區,吸引大批國內外媒體參與。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7到9月是中共軍事訓練「高峰期」,研判這些共機是在做遠海的長航訓練,我國國軍持續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也主動公布我國基隆軍艦在「相當距離」監視共軍機艦的畫面,以安民心。多架共機與山東號進行太平洋聯訓,我國派出基隆軍艦遠距監視 國防工業展開展前夕,國防部今上午6時左右開始陸續發現中共殲-10、殲-16、蘇愷-30與其他有人機、無人機配合,穿越台海中線及西南延伸線,還有船艦,共赴西太平洋與山東號航艦,進行海空聯訓。
「巡飛彈1型」在今年3月曾對外亮相,今日再首度對外展示「巡飛彈2型」。第二,巡飛彈2型具備多管發射能力,可攜帶數量多的高爆彈藥,實施打擊的範圍非常大,可將發射箱安裝在車輛或船艦上發射,進行無人機的群攻作戰。延伸閱讀 2023台北航太展即將登場,邀請產業共同競逐天空商機 路透:俄烏戰爭啟發,台灣打造無人機國家隊奮起直追 112年國防報告書:中共對台威脅篇幅大增。第四,此無人機不只能自動打擊,也可透過人為控制發射。
「2023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9月14日至16日於南港展覽一館舉行,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邀集國內外航空、國防工業廠商共180家參展,展覽規模創歷史新高,包括國際大廠如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貝宜系統(BAE)和L3Harris。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Photo Credit: 中央社 騰雲無人機為展區焦點之一。巡飛彈的優勢是體積小,可以單兵背包攜帶操作,透過平板電腦來實施打擊,同時鏡頭結合AI,能協助射手判斷攻擊目標。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Abby Huang 攝 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向媒體展示無人機裝備。在偵查型無人機方面,現場也展示可作20小時長途偵查、中高空長航時「騰雲無人機」。
第三,巡飛彈2型具備「反輻射」、「人工智慧」、「智慧識別」、「影像追隨」等所有功能,可利用無人機前方的EOIR(可見光與紅外線酬載)進行影像辨別,加上AI自動判斷目標物,屬於「非常聰明」的無人機。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指出,巡飛彈2型無人機具有四大優勢:第一,巡飛彈2型能靈活部署,由於其機翼可以收折、容易攜帶收納,能依不同地形與情境機動部署。
是否具備偵查、打擊一體的能力?齊立平表示,騰雲、銳鳶2型無人機皆有預留派龍架及掛載點,也同步在研發可裝載的飛彈武器,由於無人機所使用的武器在重量與氣動外型和戰機所使用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發裝載武器。Photo Credit: 國防部 我國海軍基隆艦13日監控中共山東艦。另有關「巡飛彈」名稱被質疑是中國用語,齊立平表示,待完成量產部署後會再取適當名稱。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4日起登場,國防部13日在展前記者會中表示,國防館多項軍品為首次公開展示,包括偵蒐戰術輪車(中)等,展現國防自主研製成果。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另外,美國在台協會(AIT)及捷克更是首度以國家館的方式展出。
騰雲無人機具備遠距廣域偵蒐能力,能持續執行日、夜間多功能情監偵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騰雲無人機除了引擎將引進美軍MQ-9B同樣的動力系統外,全機都在國內生產,國產化自製率相當高。
派出軍艦的具體時間、地點、兵力規模是機密,不對外做說明。借鏡俄烏戰爭,建軍原則新增分散式指管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軍備局獲得管理處處長李健青表示,本次國防工業展為向民眾展示國軍在制空作戰能力及自製飛彈技術上的成就,本次展區亮點產品也包括新式高教機、偵搜戰術輪車、雄二反艦飛彈、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高效能艦艇後續艦、新型救難艦等,其中高教機的飛行模擬器更是首次展出。睽違4年未辦的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明(14)日登場,美國在台協會(AIT)及捷克首度以國家館的方式展出,廠商參展規模創新高
第四,此無人機不只能自動打擊,也可透過人為控制發射。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4日起登場,國防部13日在展前記者會中表示,國防館多項軍品為首次公開展示,包括偵蒐戰術輪車(中)等,展現國防自主研製成果。在偵查型無人機方面,現場也展示可作20小時長途偵查、中高空長航時「騰雲無人機」。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7到9月是中共軍事訓練「高峰期」,研判這些共機是在做遠海的長航訓練,我國國軍持續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也主動公布我國基隆軍艦在「相當距離」監視共軍機艦的畫面,以安民心。
國防部今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搶先曝光展區,吸引大批國內外媒體參與。第三,巡飛彈2型具備「反輻射」、「人工智慧」、「智慧識別」、「影像追隨」等所有功能,可利用無人機前方的EOIR(可見光與紅外線酬載)進行影像辨別,加上AI自動判斷目標物,屬於「非常聰明」的無人機。
本次特別展示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精選26項自主研發的國防武器,具大範圍打擊能力的智慧型無人機「巡飛彈2型」更是首次亮相,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也對媒體說明其具備的四大優勢。Photo Credit: 中央社 騰雲無人機為展區焦點之一。
是否具備偵查、打擊一體的能力?齊立平表示,騰雲、銳鳶2型無人機皆有預留派龍架及掛載點,也同步在研發可裝載的飛彈武器,由於無人機所使用的武器在重量與氣動外型和戰機所使用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發裝載武器。另外,美國在台協會(AIT)及捷克更是首度以國家館的方式展出。
派出軍艦的具體時間、地點、兵力規模是機密,不對外做說明。「巡飛彈1型」在今年3月曾對外亮相,今日再首度對外展示「巡飛彈2型」。巡飛彈的優勢是體積小,可以單兵背包攜帶操作,透過平板電腦來實施打擊,同時鏡頭結合AI,能協助射手判斷攻擊目標。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為落實國防自主政策,國防部今年以「創新自主、堅實國防」為主軸,結合陸海空三軍、國防大學、軍備局與中科院等單位,規劃「勤訓精練捍衛領空廊道」、「無人機裝備」、「聯合作戰系統」、「軍民通用科技展區」、「國防菁英招募專區」五大展區,共展出54項武器裝備及研發成果,展現我國國防科技創新及自主能量。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Abby Huang 攝 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向媒體展示無人機裝備。
睽違4年未辦的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明(14)日登場,美國在台協會(AIT)及捷克首度以國家館的方式展出,廠商參展規模創新高。美國「彈簧刀」(Switchblade)小型攻擊型無人機在俄烏戰爭立下大功,有「台版彈簧刀」之稱的「巡飛彈無人機」(又稱自殺無人機、遊蕩彈藥)也是本次展場的重點之一。
第二,巡飛彈2型具備多管發射能力,可攜帶數量多的高爆彈藥,實施打擊的範圍非常大,可將發射箱安裝在車輛或船艦上發射,進行無人機的群攻作戰。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指出,巡飛彈2型無人機具有四大優勢:第一,巡飛彈2型能靈活部署,由於其機翼可以收折、容易攜帶收納,能依不同地形與情境機動部署。